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儿园课程基地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润育时代新苗
田东一幼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实践与研究


  一、红色文化课程背景
  田东是“红色之城”,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广西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并建立了右江地区最早的兵工厂、铸银厂、造币厂和医疗站。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说,田东是百色起义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我园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我们不断挖掘红色基因,做好红色传承,努力探索开发以红色资源为背景的红色文化园本课程。
  二、架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
  (一)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已有的经验
  我园利用田东县红色文化浓郁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大力弘扬红军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探索开发以红色资源为背景的园本课程。2011年~2017年,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红色特色活动,如:带孩子参观那恒纪念馆,举行小红军故事比赛、歌咏比赛、绘画比赛,组织亲子活动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重走红军路,参观红军码头,了解鹧鸪坳战役等等。2018年,我园尝试将红色文化课程融入一日活动,通过开展一个又一个红色主题活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积累了一定的红色教育教学活动经验。2019年我园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建设。2020年底我园成为首批自治区课程实验基地,为我园开展红色文化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打下了基础。挖掘红色基因,做好红色传承,我们脚踏实地推进红色文化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深化红色文化的园本课程建设,提升全县学前教育质量。
  (二)做好红色文化课程的顶层设计
  1. 成立红色文化课程管理机构
  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和审议小组,建章立制,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制定活动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对课程进行梳理,对年级主题活动、班级年度计划、月计划等进行审议。
  2. 红色文化课程内涵建设
  集中力量,提炼红色文化课程内涵,以“让革命种子生根发芽,让希望之花盛情绽放”为办园思想,培养“有自信,喜探究,乐表达,善交往,能创造,会感恩”全面和谐发展的“快乐的儿童”,提炼了“思源、自信、合作、创新”的八字红军精神作为红色文化课程的内涵。
  3.红色文化课程总目标
  挖掘红色基因,做好红色传承——以师生为主体,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培养红军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全面落实红色文化课程方案,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幼儿“有自信,喜探究,乐表达,善交往,能创造,会感恩”, 使之成为健康活泼、勇敢自信、文明合作、探索创新、全面和谐发展的快乐儿童。
   4.红色文化课程分目标
  “思源”——以忆苦思甜、勤俭节约、孝敬感恩为主线,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感恩意识和节俭意识,让幼儿从小拥有文明善良的品质,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会感恩”的快乐儿童。(品质)
  “自信”——以勇敢自信、不畏艰难、自立自强为主线,培养幼儿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让幼儿知道只有独立自信,才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做到百折不挠,不怕困难。成为“有自信”的快乐儿童。(健康)
  “合作”——以文明合作、同心协力、倾听表达为主线,培养幼儿的协作、表达、慧言的能力。让幼儿学会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合作精神、合作行为得到顺利发展,感受合作的快乐。成为“乐表达”“善交往”的快乐儿童。(语言、社会)
  “创新”——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创意表现为主线,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激发幼儿爱美创想的积极性,拓宽创新思维,勤于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发展为创新和创造能力。 成为“喜探究”“能创造”的快乐儿童。(科学、艺术)
  三、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实践与研究
  (一)挖掘资源,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
  1.建立地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库。
  通过与县纪念馆共建,发动家长、社区全方位收集地方红色资源材料,如伟人历史足迹、红军故事、红色歌谣、遗址、书信等,并进行资源分析与筛选,挖掘提炼适合学龄前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做好资源收集、分类工作,形成幼儿园红色文化资源库。
     物质层面:
  1. 伟人历史足迹、战争路线,英雄革命事迹、历史典故、红军故事、抗战故事、救助故事。
  2.关于红军的歌曲、红色歌谣等。
  3.红军革命遗址、旧居、建筑等。
  4.赞扬革命英雄的文学作品、标语、书信、诗词等。
  5.本土风俗、传统游戏等。
  6.劳作,农作物,农耕文化,农具。
  7.红军标志物品:红七军军旗、红军枪、红军刀、红军衣服、红军帽、红军鞋等。
  精神层面:
  第一,坚定的信念。
  第二,敢于创造新生活的勇气。
  第三,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
  第四,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
  第五,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
  第六,服务他人的根本宗旨。
  2.创设良好的红色文化环境
  围绕我园的课程目标,营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如建设二牙码头、打造红军船等,创建微缩版的红军路,运枪小道和战地烽火。建设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长廊、打造红军体验馆、兵工厂、救助站等功能室。每班建立红色主题墙,设有红色教育板块、红色宣传板块、红色学习板块、红色互动板块,记录在活动中幼儿的成长,形成独特的班级红色文化。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作用中积累起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让红色文化深入融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幼儿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3.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整合开发
  打造课程实验班,通过实验班领航开展大教研、年级教研、领域教研等实验研究,探索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创生活动,生成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单元主题教育活动,并对教材《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中与红色文化相符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改造形成新的主题,实现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相互结合。
  4.融入一日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我们把红色文化融入一日活动中,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点,结合游戏、生活、运动、实践四大板块,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三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运动活动。四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综合实践活动。
  5.多样化的交流研讨活动
  各实验班定期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内容的学习研讨活动,开展年级交流,实验班分享,中期汇报、期末汇报等,不断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持续性的探究,逐步完成系统整合开发。最后通过实验班的研究带动红色文化课程在整个幼儿园全面铺开。
  6.拓展资源,社区结合促进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我们采用“请进来”,即把家长和社区各行各业的人请进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中医中草药进校园、交警进校园、纪念馆的讲解员进校园。“走出去”,运用社区的资源参观本县各个时期不同的红色教育基地、遗址等。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给幼儿讲革命英雄故事,实现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不仅能够拓宽课程的思路,也使课程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红色文化课程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一)近十年来,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围绕“学习、研究、实践、应用”这四个主要步骤对《指南》精神进行深度落实,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教育活动”。探索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创生活动,生成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单元主题教育活动。
  (二)开展了红色文化特色主题活动
  围绕红色资源创生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有趣的兵工厂》《芒乡红城》等,建构主题活动网络图,设计月主题、周计划和日活动,把我县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在幼儿园大力弘扬红七军精神,建立文化自信,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我们的“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三)以大班“有趣的兵工厂”为例
  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在幼儿来园、晨谈、盥洗、喝水、进餐、入厕、睡眠、离园等生活环节中,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鼓励幼儿争当红城小兵、小小管理员、值日生,学习列队、走正步、行军礼、坐军姿等,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并获得健康体格、文明礼仪、服务他人等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能力。
  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将红色文化与区域游戏相结合,与幼儿共同搜集大量的地方材料,创设富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情景与本土材料,让幼儿在各种区域活动中自觉、自主、自由、快乐地学习,从中充分感受家乡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运动活动。创设与本地红色资源相符的户外活动区域,如:会师广场、二牙码头、百谷桥、运枪小道等,并以本地革命活动区域(遗址)进行命名。通过晨间活动、户外自主活动和体育游戏活动,获得多层次的快乐体验。例如,匍匐爬、过壕沟、打靶,送水运粮过障碍等。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沉着、果断、坚持等意志品质。
  四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到右江革命纪念馆参观、重走红军路、祭拜先烈,开展亲子实践活动;种红薯、磨豆浆、打糍粑、做五色糯米饭,体验农耕民俗传统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多方感受红色文化,在活动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不断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增进幼儿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密切联系。
  (四)以小班“芒乡红城”为例
  小班实验班在原有红色文化氛围的基础上,把芒果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中,让其更能体现《芒乡红城》这个主题。班级区域一共设有六个区域:红七军驻营地、红军操作坊、红军餐厅、红军书屋、红军设计室、红军建筑工地。在红军餐厅(生活区),餐柜上摆满了各个品种的芒果,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可以自己进行操作,自己制定美食流程,根据流程做出好吃的芒果美食,比如芒果干、芒果汁、芒果沙拉、芒果拼盘等,制作完后一起分享,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芒果的名称及特征。
  五、红色文化课程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一)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课程建设优化教师的理论素养,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储备。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红军拓展、军事体验等活动,使教师更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丰富开发园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以教学科研活动为载体,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相结合、问题解决与成果分享相结合。不断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持续性的探究,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共同发展,提高教师反思评价、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力和课程执行力,助推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
  (二)开展红色文化课程教研视频
  红色文化课程月主题活动结束后,教研组根据实验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情况进行中期汇报。小班实验班的活动主题是《芒乡红城》,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组织幼儿参观红军船——红军码头——会师广场——经正书院(苏维埃政府)的这条红军路,引发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探究兴趣,从中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田东的一些红色文化,让幼儿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从中去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中班实验班的活动主题《最美逆行者》,通过战地英雄、逆行出征、抗“疫”战斗、誓言心声几个小主题,了解医生、志愿者等这些职业的工作特点,进而引发幼儿学习抗战年代中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大班实验班的活动主题《城市守护者》,是上个学期《有趣的兵工厂》主题的延伸,活动最大的亮点是家长资源较多,家长积极参与,参观家长的修理厂,请交警家长到班上讲交通安全知识,让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实验班汇报后各个教师踊跃发言,对实验班的活动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研讨,园长对活动进行小结和梳理,为下一步课程推进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版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 电话:0771-5815432 请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其它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