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攻坚新跨越 砥砺十年奠未来
南宁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工作总结
十年来,南宁市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抓好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明确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一、学前教育发展实现“两个跨越”
一是教育规模实现大跨越。相较于2010年,2020年全市幼儿园从990所增加至1886所,在园幼儿从17.3万人增加至32.61万人,增幅分别达到90.51%、88.50%。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从7.4万人增加至17.1万人,增长131.08%。二是普及普惠程度实现新跨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70.21%提高至2020年的97.26%,增长27.05个百分点。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从2010年的42.77%、42.77%提高至52.36%、90.30%,超额完成国家、自治区提出的2020年目标任务,居全区前列。
二、学前教育改革落实“三个坚持”
(一)坚持政府主导,切实履行“幼有所育”主体责任。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围绕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予以推进,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抓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2011年—2020年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第一期至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9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中共南宁市委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市在不用阶段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一是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我市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入体制。据统计,2011-2020年学前教育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投入共40.46亿元,从2011年的0.4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8亿元,年增长率为42.90%。
二是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关于印发广西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的通知》(桂财教〔2015〕237号)要求,我市按照城市公办园、县镇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的最低标准每生每年500元和300元安排公用经费,保障公办幼儿园的日常运转。
三是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我市2020年印发了《关于调整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2021年春季学期起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实行分类等级管理,收费标准实行分两步进行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坚持公益普惠,增强学前教育“公益底色”。
1.规范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我市出台和修订了《南宁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与实施方案(2010-2020)》《南宁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等方案和法规,按标准和要求规划预留幼儿园用地,提高学前教育用地规划和管理水平,幼儿园用地由不低于12平方米提高到17平方米。
2.大力拓展公办幼儿园资源。2011-2020年,我市新建并投入使用幼儿园共145所,投入资金共140276万元,总建筑面积达399996平方米,可容纳幼儿48870人;改扩建幼儿园833个项目,投入资金34083万元。市政府出台《南宁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标工作方案》,设立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标工作奖励经费,支持各县区完成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标任务。
3.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市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累计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属政府、建成后无偿移交所在地教育部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达105所,其中累计已建成并移交所在地政府或已与所在地政府签署移交协议76所。我市在全区首倡市属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建设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将产权无偿移交所在地政府。全市183个重点治理任务如期在2020年底前实现销号清零。
4.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我市将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作为拓展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给予生均补助、教师培训、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并规范幼儿园发展。目前,全市有581所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和344所县区本级普惠性民办园。2014—2020年,市、县区两级拨付的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生均补助经费达6.18亿元。
(三)坚持提高质量,不断满足“上好园”需求。
1.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我市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办法》,为公办园足额核定幼儿园编制控制数,配足配齐教职工。积极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补充渠道,幼儿园的高校毕业生双选可放宽至全日制大学专科毕业,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从2011年的7084人增加到2020年的16690人,增长率达135.6%。实施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举办幼儿教育培训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
2.强化学前教育机构监管。我市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把好幼儿园审批关。印发《南宁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南宁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2020年无证园治理完成率100%。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市县共配备533名幼儿园责任督学,对幼儿园实施经常性督导。委托第三方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规范办园行为。每年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目前全市共有171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多措并举提高保教质量。组建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37个,帮扶薄弱幼儿园150多所。充分发挥各级示范园示范辐射作用,开展“县—乡”“乡—村”两级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带动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2018年3月启动南宁市学前教育联动教研工作,通过整合全市优质幼儿园资源,构建市、县(区)、园三级联动的教研网络。2020年印发《南宁市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区域教研指导和服务力度。构建“赛研训”教研模式,引领全市幼儿园开展课程改革,6所幼儿园获批为自治区幼儿园课程改革基地。深化游戏主题教研,提高教师指导和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2019年,我市2个游戏案例作为广西的代表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三、砥砺前行坚定“四个继续”
十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持续向好,不少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普惠性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园资源仍然紧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保教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市正在大力实施“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战略决策部署,聚焦学前教育发展重点难点,奋力攻坚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巩固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幼儿园总量中的比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是继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幼儿园教师配备,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幼儿教师队伍。
三是继续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水平。
四是继续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管,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育教育行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化保教改革,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