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普惠 奋力攻坚 促河池学前教育跨越发展

河池市学前教育改革十年工作总结


  2010以来,河池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当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元化、有质量”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创新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发展,在园幼儿规模从2010年的55460人增加到2020年的16440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31.73%增长到96.43%,满足了人民群众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现实质性跨越

  (一)学前教育规模快速扩大。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加大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幼儿园数量从2010年的474所增加到2020年1236所;在园幼儿人数从2010年的55460人增加到2020年的164403人;幼儿园教职工从2010年的3352人增加到2020年的14143人。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量增加了160.8%,在园幼儿人数增加了196.4%,教职工数量增加了321.9%。10年来,我市学前教育规模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壮大,各种类型幼儿园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普及水平稳步提升。2010年,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31.73%,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6.43%,比2010年增加64.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超过6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

  (三)普惠程度不断提高。公办园从2010年的17所增加到2020年的425所,公办园在园幼儿2010年的9016人增加到2020年的84531人,公办幼儿占比从2010年的16.25提高到2020年的51.4%;普惠性民办园504所,占民办园总数的62.15%,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62861人,占民办园在园幼儿总数的78.7%;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在园幼儿总数〕为89.65%,比2016年增长了11.5个百分点(从2016年才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普惠幼儿园的增加有效解决了“入园贵”问题。

  (四)民办园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民办园811所,在园幼儿79872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62861人,占民办园在园幼儿总数的78.7%)。相比2010年,民办园总数增加了354所,民办园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48.56%。

  (五)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长。农村幼儿园从2010年的220所增加到2020年的608所,农村在园幼儿从2010年的24343人增加到2020年的51481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较快增长。

  二、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十年攻坚

  (一)抓改革,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政府主导抓改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力构建高效运转的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研究和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先后出台了三期《河池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河池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河池市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河池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河池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及规范文件,为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实验。2010年,我市大化县获认定为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2016年,环江县获批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两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实验任务。2015年,大化县在总结实验经验基础上,撰写案例《借力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被收录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部地区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研究》成果集,向全国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2018年6月,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环江打赢学前教育翻身仗》,2018年7月,广西教育系列报道环江学前教育改革经验,2019年9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黄炳锋参加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政府主导创新机制扩大资源扎实推进环江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典型发言。两地的实践探索,为我市乃至全区学前教育规范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扩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一是新建改扩建公办园,资源向农村倾斜。落实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共计投入资金9.84亿元,新建162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390所公办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幼儿班)641所。大力推进“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建设,目前我市在乡镇建有公办幼儿园127所,在乡村建有公办幼儿园276所,实现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乡乡全覆盖,大村幼儿园村村全覆盖。二是积极挖潜扩增量,规范小区配套园。督促各县(区)贯彻落实《河池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达到配建标准的小区因地制宜配建幼儿园,并按照“一园一案”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治理,截至2020年12月,全市16个小区配套园全部完成治理,城镇新建小区配建幼儿园成为增加资源供给的另一途径。三是调整办园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为实现“普及”目标,10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园发展,2010年全市有民办园457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96.4%;到2020年,在全市大力发展公办园情况下,仍有民办园811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65.6%,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入园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力推进民办幼儿园创建普惠优质幼儿园,近年来,全市有395所民办园先后被认定为自治区一星级多元普惠幼儿园。

  (三)强质量,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

  一是加强无证园清理整顿。印发《河池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各县(区)成立联合执法组,对全市需要治理的321所无证幼儿园逐一核查,截止2020年12月,全市全面完成无证幼儿园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幼儿园管理,营造良好的民办教育发展氛围,促进了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二是治理“小学化”倾向。印发《河池市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过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制止小学非零起点教学行为等措施,并通过加强教师培训,规范幼儿一日活动,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等做法极大地转变了教师观念和幼儿园办园理念。三是推进课程基地建设。2019年我市推进宜州区保育院等三所自治区示范园获得自治区级幼儿园课程基地建设立项,开启幼儿园园本课程规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培育一批有专业水准、会研究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四是推进分类定级评估。印发《河池市示范幼儿园、示范乡镇(街道)幼儿园评估验收标准》,我市把优质园创建作为改善条件,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有效抓手,指引各级各类幼儿园向更高质量迈进。截止2020年评估认定河池市示范幼儿园11所,推进创建自治区示范园12所,实现自治区示范园县县全覆盖的任务,同时为全市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做出示范引领。五是倾力开展集团化办园。为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健康发展,2014年,我市开始推行集团化办园,共创建10个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2020年创建4个集团化办园试点县区,通过 “集团化办园”的模式推进改革,规范幼儿园的常规管理。

 



版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 电话:0771-5815432 请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其它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