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力量 挂牌管理 示范引领
桂平不断创新和完善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
桂平市教育局
桂平是人口大县,历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近几年来,桂平市以推进自治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和集团化办园为动力,以依法办园,规范办园为目标,通过采取整合部门力量,实施挂牌管理,推广公告监督,创新民办园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措施,不断创新和完善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全市幼儿园得到了有序发展,实现了“幼有所育”。2021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35%,“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432所,在园幼儿69352人,教职工6476人,其中民办园353所,在园幼儿53324人。现有公办幼儿园30所,村小附设园49所,全市26个乡镇均成立了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设了城区公办幼儿园3所,基本做到城区和乡镇区合理布局办园,人口大村设立办园,小村集中办园,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全市优质幼儿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有自治区示范幼儿园2所,贵港市示范幼儿园11所,桂平市级示范幼儿园28所,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160所,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突现。
二、措施与成效
(一)高度重视,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每年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学前教育问题,出台了《桂平市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暂行办法》、《桂平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桂平市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市教育局也配套出台了《关于对全市民办幼儿园实行挂牌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成立了幼儿园评估指导专家组,为我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随着我市居民人口的增长,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因此民办幼儿园条件参差不齐,存在一定问题。为了积极扶持、鼓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法办园,规范发展,不断创新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模式,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2016年10月,我市围绕着建立和完善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启动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强化准入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成立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加强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的领导。为了规范民办园的准入审批,制定了《桂平市教育局关于调整行政审批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桂平市幼儿园筹设(正式设立)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出台了民办幼儿园评估标准,从局办、基教、成教、培训中心、安全办、幼儿园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幼儿园评审工作小组,对举办者申请举办幼儿园的事项,通过实地评估和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评估评分、集体讨论、审批,有效引导民办园实施整改,规范了准入审批程序,严把了入口关。2016年以来,全市共评估审批设立民办幼儿园197所。
(三)整合部门力量,实施综合整治。
几年来,我市通过各种管理途径对无证办园行为和不规范办园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办园行为得到了不断规范。一是强化业务培训。联合市公安局、药监局、消防大队、安监局、交警大队、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学前教育管理业务培训会,对各乡镇中心小学分管学前教育的副校长、成教专干,中心幼儿园园长、全市民办幼儿园(含无证幼儿园)负责人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加强了监管体系建设。二是整合部门力量,形成整治合力。出台了《桂平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桂平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的公告》、《桂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等方案文件,由市政府牵头,从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局、公安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市无证办园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至目前,全市129所无证园已全面整治完毕,准入了74所,停办了55所,实现了无证园清零。
(四)实行挂牌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鼓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法办园,规范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对全市民办幼儿园实行挂牌管理的通知》(浔教办〔2017〕97号),从2017年起,对全市民办幼儿园实行挂牌管理,凡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幼儿园均授予“桂平市具有招生资格民办幼儿园”牌匾,各幼儿园要将牌匾悬挂于幼儿园门口的醒目位置,以利于群众知情和监督,宣传了正能量,对无证无牌匾幼儿园形成了无形的打击,使举办者把规范办园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同时,明确了授牌对象、依据、时间和程序、后续管理等要求。授牌后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对幼儿园的园舍条件、人员资格、卫生保健、经费保障和制度管理等方面要进行核查,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和具有招生资格幼儿园公开制度,对全市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实行动态监管。如发生一般性安全责任事故,办学许可证暂缓年检,由市教育局收回所授牌匾。对存在安全隐患,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收回所授牌匾。
自实行挂牌管理制度以来,已授牌18批次,共对353所民办园授予了“桂平市具有招生资格民办幼儿园”牌匾,收回了已授牌匾5块。实行挂牌管理对无证办园行为形成了无形的打击,使规范办园成为一种自觉行动。2017年10月25日,《广西日报》以“桂平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为题宣传报道了桂平监管民办幼儿园的典型做法。
(五)多渠道公布有证幼儿园名单,强化社会监督。
群众是最好的监督者。我市每学期开学前,均利用张贴公告、《致全市幼儿家长的一封信》、教育网络、会议等渠道向社会公告全市具有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名单,让广大群众知晓,社会监督,正确选择,让持证办学更加透明化,增强社会的监督力和群众的信任度,从而规范幼儿园招生秩序,规范办学行为。
(六)辐射带动,促进全市学前教育质量上新台阶。
近年来,桂平市坚持“以强带弱,城镇同步、共同发展”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活动、“给孩子适宜的爱”主题宣传活动、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集中跟班学习活动。以桂平市幼儿园、桂平市红棉小区幼儿园等自治区级示范园为龙头,以2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桂平市世纪中英文艺术幼儿园、桂平市社坡镇社坡幼儿园等11所贵港市示范幼儿园为带动,相互交流学习,跟班观摩,取长补短,促进了公、民办幼儿园的共同发展。通过在示范园开展教师培训、业务技能比赛、公开课、示范课,在乡镇中心园集中研讨、交流学习等方式,规范保育教育工作,形成了示范园带动,中心园辐射乡镇、善于交流探讨、全市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了全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2020年,新增自治区示范幼儿园1所,贵港市示范幼儿园2所。
三、不足与今后思路
教育,牵系千家万户,事关前途未来。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成桂平学前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办园场地不够规范、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保障政策落实不够等不足。下一步,桂平市将以问题为导向,继续探索新举措,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我们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在“脚步不停、奋斗不止”,努力实现“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