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构建公益普惠学前教育体系

灵山县教育局


  我县认真执行《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完成《灵山县学前教育三期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深化学期教育改革,创新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学前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绩显著。

  一、基本情况

  2020年秋季学期我县共有幼儿园(含小学附属幼儿班)512所,其中有公办幼儿园(含小学附属幼儿班)448所,持证民办幼儿园64所(均为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2020年全县有适龄幼儿74970人,在园人数6769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3%;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52200人,占77.1%;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100%。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

  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利用上级项目资金,并严格落实配套资金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幼儿园。2016-2020年我县获得上级资金6212万元,县配套资金950万元,新建(改扩建)了25所乡村幼儿园。截止2018年我县已完成了建设一镇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任务;武利、烟墩、伯劳等镇已完成第二中心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合理调整学前教育收费,确保其普惠性。

  为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良好的发展,科学调整保育教育费势在必行。根据我县的实际结合周边市县的情况,我县去年适当调整轻微提高了全县幼儿园收费标准,普通幼儿园最低收费160元/月,市示范幼儿园最低收费180元/月,在不增加人民群众负担的情况下,确保了幼儿园正常运转,幼儿又能享受普惠的公办学前教育。严把幼儿园准入关,坚持把民办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全县64所民办幼儿园中全部认定为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基本按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标准进行收费,我局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经费使用情况监督,确保其普惠性。

  (三)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推进。

  我县有自治区示范幼儿园1所,钦州市示范幼儿园25所;灵山县示范幼儿园16所。为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我县建立了“优带弱、一带一、一带几”帮扶机制,从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到普通中心幼儿园,园园落实了帮扶任务,幼儿园“手拉手”,教师“结对子”,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办园差距。各帮扶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学前教育良好发展。2020年我县创新办园模式,以自治区、市示范幼儿园为龙头,组建了23个县级学前教育办园集团。全县上下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引领、幼儿园集团为办学主体的发展格局。

  (四)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按照编制标准,合理置备幼儿园领导、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生中招聘、逐步配齐公、民幼儿园教师,使其能够满足保育教育需要。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全面推行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尽量从幼师院校招聘专业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制定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完善幼儿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在职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幼儿园人员专业培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评优评先、进修培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初显成效。

  根据《关于公布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桂教基教〔2016〕69号)的文件精神,我县确定为首批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2017年10月,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灵山县开展广西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11月自治区推进工作到我县开展中期检查评估,对我县开展实验中期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给我们指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六)“小学化”治理和“学前学会普通话”双促进。

  一是严格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2019年我县制订了幼儿园结对帮扶方案,共落实了27所区、市示范幼儿园对薄弱幼儿园的帮扶任务,使农村幼儿也能接受公平、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二是有效落实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幼儿园“小学化”情况调查,组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举办幼儿园主题活动公开示范课活动,教研员到园指导,遏制了38所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挽救了一批已经在“小学化”边缘徘徊的幼儿园。三是结合推普脱贫,稳步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2019年印发了《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手册》2000多册发放到各镇供教学使用;县帮扶工作队和各村幼儿园把宣传活动举办到村;对未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建立“一人一案”,指定教师到其家中面对面培训普通话。经过努力大幅度提高幼儿普通话水平,全县560名不懂普通话幼儿达到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

  (七)以研促教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实行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以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各类幼儿园普遍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富有本地特色、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开展幼儿园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的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继续健全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的管理和指导。推动幼儿园开展以园为本的教研,推进园内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积极尝试保教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版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 电话:0771-5815432 请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其它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本网站